知名作家的遺稿公開,一向都會引起出版界與文藝人士的強烈注目。對於研究者來說,研究對象已死,與仍活在於世,思想、著作、作為仍有「成長」空間的作家來說,相較起來就容易評價、評論,蓋棺論定一詞即由此來。但是也因為作家已死,欠缺新作品的活水注入,時間一長,這個作家的研究便有可能慢慢走進死胡同。
遺稿公開,就宛如已故作家的「活水」。
這般的活水,對研究者與出版者,無疑是樂見其成的。但是,對於忠實的讀者來說,則有可能是喜憂參半。喜在哪就不消多說了,沒有一位讀者心底會不盼望心儀作家的新作發表;憂就憂在遺作的水準到底夠不夠格發表。遺稿不發表,往往有三種原因,一種是沒錢出版,只好敝帚自珍,期盼子孫哪一天發達,或是因緣際會流落到擁有資金的有識之士手上,或許有重見天日的機會;一種是寫完來不及發表、或是完稿的前一刻就撒手人寰;最後一種是自覺水準不夠,不敢發表。
很可惜地,盧布朗的《羅蘋最後之戀》,正是屬於最後一類。
我在閱讀這部小說時,就察覺整體劇情似乎相當零碎、破散,並強烈感到一股不協調感。原本我以為是我最近甚少讀書,組織能力變差所導致的錯覺。但是看到本書後記之後,我才發現這不是我的錯覺,那股零碎的異樣感,的的確確是本書原有的缺陷。
其後記寫道:「本書的撰稿時間大約是一九三六年左右,當時盧布朗的健康狀況不佳,在尚未改稿完畢之前,即罹患了腦溢血,於是放棄出版本作。因此,這是一部情節、佈局並不完整的作品。為了維護父親的聲譽,克勞德(盧布朗之子)拒絕出版。」
在看到本作之前,若我知道盧布朗的兒子曾經阻撓遺作的出版,站在讀者的立場,也許我會十分不體諒。但是現在讀完了本書以後,我深刻認為克勞德判斷精準。雖然在出版之前,本書似乎已經經過校正,還是無法改變《羅蘋最後之戀》是本缺陷著作。
當然,我並不會認為出版《羅蘋最後之戀》是個錯誤,本書可以看到盧布朗最後想要為羅蘋定調的模樣,這為早已厭倦盜賊生活、害怕卻又貪戀幸福、渴望為祖國完成大事業的羅蘋畫下一個美好的藍圖,化解了羅蘋時刻厭棄自己的身份,卻又驕傲自身能力的矛盾。作為推理冒險作品來說,《羅蘋最後之戀》是失敗的;若是從羅蘋本人的人生來看,本書卻為他點下了一枚有始有終的句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