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一個偉大的偵探在此誕生──《暗紅色研究》



如果要選出推理史中,讀者心中最喜愛的偵探角色,相信得到的結果必定如百花爭妍一般。單以我而言,佔據排行前兩位的,必定是「京極堂」中禪寺秋彥,以及擁有百幅臉孔的怪盜亞森.羅蘋(雖然比起偵探形象,羅蘋更多時間是被追捕的角色。但不可否認他在眾多系列作所扮演的解謎角色正是某種形式的偵探)。


但就猶如你問一名NBA球迷,「NBA史上最偉大的球員」是誰,得到的人名肯定不會太多個。而推理史上「最偉大的偵探」的最佳候選人,必定首推夏洛克.福爾摩斯了。

《暗紅色研究》(或譯為《血字研究》)就是由亞瑟.柯南.道爾一手主導的,最偉大的偵探的出道戰。雖然這場出道戰並不華麗。

也許是當時還處於推理作品的黎明期,也或許是柯南.道爾的刻意所為,這部作品中發生的殺人事件被書中人物描述成是難得一見的恐怖大事件,但是令人訝異的是,書中花在描寫事件的篇幅卻不大,反而更是集中火力的在描寫「福爾摩斯」這名角色的形象──透過華生的眼。

無法確定當時柯南.道爾在寫《暗紅色研究》時,是否就有當作系列作撰寫的打算,但書中福爾摩斯鮮明的形象,讓人很難想像這個偵探會只出現一次就徹底消失在推理史上。福爾摩斯那有一點神經質、清晰的歸納分析能力、驚人的觀察能力、自大卻刻意掩飾著、又有那麼一點毒舌、擁有某些方面(對辦案可能有幫助)龐大專業的知識,但除此之外無知的像白痴,集合眾多鮮明優缺點的福爾摩斯雖然在人格上不那麼的完美,卻造就了一名近乎「完美」的偵探。使得後世所出的眾多偵探,實在不容易跳脫這樣的「模組」。

除此之外,《暗紅色研究》也用了將近半本書的篇幅,倒述事件發生的原因。前一刻福爾摩斯才剛抓到兇手,讀者還期待著大偵探來個詳明的敘述好給這整個事件下一個完整的註腳時,本書突如其來的大篇幅的倒述手法是會令讀者感到不耐煩的。特別是一開頭還令讀者抓不到兩件事的關聯性究竟在哪。

但是讀完之後,只能讚嘆柯南.道爾精巧的安排。當柯南.道爾把過去的事件以一個獨立故事的形式展現,所有的讀者只能贊同這樣的結構:比起讓福爾摩斯解釋這名兇手與被害人的關係、比起讓兇手長篇大論的自白,不如將過去那場悲劇拉到讀者面前上演,更能讓人體會到兇手費盡他一生也要手刃仇人的決心。我不清楚這樣的書寫方式在本書之前,是否有推理作品嘗試過,但可知的是,自此之後,有相當大量的推理作品都運用了類似的手法,來強化兇手不得不為之的辛酸與痛苦。

總的而言,雖然《暗紅色研究》的事件本身並沒有太多奇特之詭計與謎題(或許這是現代的觀點),讀完之後,卻有一份獨特的風味悄悄的在讀者心底蔓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