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大「嗟」作《小海女》



一部優秀的作品,不論是否為劇作家刻意為之,總是能讓讀者/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挖掘出貫穿全作的核心概念。若放諸《小海女(あまちゃん)》上,我看到的核心概念正是「重建」。


做為復興東北311震災的電視劇而言,出現重建的橋段自不必說。但是不只是實質上重建被地震、海嘯沖毀的北三陸,天野秋努力成為海女和偶像的過程中,逐漸揮別東京時期的灰暗、陰沉、無存在感,重建起惹人憐愛、自然而然吸引人群的耀眼性格;天野春子透過小秋的奮鬥、正視自己的黑歷史、與夏婆婆的坦誠面對,重建自己對故鄉北三陸的觀感、重建自己的人生意義;足立結衣經歷了一次一次的重大打擊,崩壞消沉後,在眾人的關照呵護之中,重建自我認同以及夢想。

在東京時,春子曾經對結衣的母親說過這段話:「這無法辦到吧。雖然很殘酷,但是無法再回到從前了。人生,是沒辦法讓時間逆轉的啊。壞了的東西就是壞了,已經沒法讓它恢復原狀了。」東西壞了就得修理,但不是所有的東西皆能修好,修理也是有其界限。甚至,有時候,「修理」不過就是「暫且撐著」。也許對於實體物件而言,「只要還能暫時用用」,也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然而對於曖昧虛幻難以捉摸的「人」而言,修理,多數時候只是一塊遮羞布,蓋上去,以為只要不揭開就沒事了。然而這些黑幕下的裂痕,往往會在不經意下回頭反噬。重建則是一條艱辛的遠路,不在傷疤上粉飾塗抹,而是勇敢的予以直面,賦予其嶄新的面貌。

《小海女》正是一群充滿缺陷的人們重建自我的奮鬥劇。在此中心概念之下,人物是既鮮活,又充滿多樣性。

特別是天野春子。雖然《小海女》的主角是天野秋,但貫穿全劇的靈魂人物,不如說是春子更為恰當。這點在旁白的安排上可見一斑。夏婆婆擔任「故鄉篇」的旁白,小秋擔任「東京篇」的旁白,春子直到最後的「震災篇」才接下旁白棒子。正是因為故鄉篇及東京篇的關鍵都繫在春子身上,在劇情結構上甚至先後安排兩週的「媽媽的黑歷史」,太早讓春子以旁觀者角度敘述故事,只會破壞情節的縝密。

作為靈魂人物,春子可謂全劇最矛盾的角色。厭惡家鄉,因為家鄉所有人都熟知她土翻了的過去,因此她遠走東京;她也厭惡東京,因為東京是摧毀她夢想的殘酷大都市,使她不得已遁入家庭,成為一名再普通不過的主婦。所以藉著夏婆婆的病危消息,春子甩開一切東京的包袱,返回故鄉。
找不到歸屬,只好拖著行李箱咕囉咕囉奔走的蹺家少女。
「人生就是不斷的在後悔。」估計在回到北三陸之前,春子一直都在後悔這四十二年來的日子,所以宛如刺蝟一般,渾身帶刺。就如同春子自己說過的:「為了肯定現在的自己,就必須否定過去的自己。」回到北三陸的春子,不管是否自願,都進行了一場自我巡迴的精神之旅,在一層一層的自我剖析,以及與小秋和結衣的一場一場對談中,春子終於接受了自己的人生。或許那是充滿失敗的人生,但卻在重要時刻裡,或推或拉,幫助「追憶如潮」組合跨過人生難關。作為母親,四十二年的人生,再也無值得追悔之處。更別說重建了人生後,春子做為「3J事務所」的社長,還有大好未來值得奮鬥。
受到結界保護的結衣。
「看著這個,我就會想,會不會中間的螞蟻是結衣,周圍凝結的樹脂,就是鄉下的地方意識。」作為小秋的對照,一心想要上京的結衣,連續四次,在即將前往東京的前夕遭遇災禍。從壞的角度來看,這彷彿就是結界,阻擋少女實現夢想。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或許也如同水口所說,北三陸結界並非阻止結衣上京,而是保護這位在地偶像。

「知道自己很可愛,實際上也很可愛」的結衣,如果毫無經歷挫折就順利上京,大概就如同GMT諸人所說:「我們好險啊,她如果上京的話,絕對是Center啊!」不像小秋,一度落入開除組,憑著候補才爬回奈落組,結衣若是加入GMT,肯定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成為Center。更有野心的話,在國民投票中,甚至能取有馬惠而代之,一舉躍為阿美橫女的Center。有馬惠這個角色雖然身為阿美橫女的Center,但劇中實際上無足輕重。然而為何多次描寫?或許就是借有馬惠暗示,一個「知道自己很可愛,實際上也很可愛」的女子偶像,一步踏錯會有什麼下場。

從這角度來看,比起如流星般隕落,完全銷聲匿跡的有馬惠,受到「樹脂」保護的「蟻后」結衣,可能更值得稱幸。況且經歷多次低潮,歷難程度不輸小秋在東京的磨練,重新建立自信、人格與人際關係的結衣,已堪稱是無敵偶像了,走不走得出北三陸,或許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已經從原石磨成閃閃發亮的寶物了。

談過春子跟結衣之後,才能談小秋。
一下說要當海女、一下說要當南部潛水員、一下說要當偶像;一下說要去東京、一下又說要回北三陸。一方面與東京的舊自我搏鬥,小秋一方面盡情的放肆任性。在旁人的眼光看來,小秋或許活得自由自在,隨心所欲,但某種程度看來,宛如春子的人生是為小秋與結衣而活,小秋的人生,也彷彿透過無拘束的任性,補償春子及結衣的缺憾。

「別老是鍾情媽媽討厭的事物啊!」
「為了告訴結衣你,這裡是最好的地方,我才回來的。我代替一次都沒去過東京的結衣,去了東京,進了演藝圈,我親眼去看了、親身去體驗了,是為了告訴你,還是這裡最好,北三陸是最好的地方。」
塵封24年,終於能夠下海的海女服。
小秋雖然是為了興趣,自願成為海女,但身上穿著的,是「天野春子」的海女服。即使並非本意,依舊宛如代替24年前的春子,潛進這片她厭惡至極的海。然而也是穿著這件海女服,小秋努力奔走,將鎮子的人情溫暖活絡起來,甚至打造一間美侖美奐的海女咖啡廳,讓春子親口說出「喜歡這裡」,以「天野春子」的替身,為春子重新建立與這個小鎮的聯繫。
明明自身都遍體鱗傷了,卻依然顧念著傷到對方的摯友。比起為愛反目,命運的捉弄更讓人為兩人揪心。
更別說突入「東京篇」後,小秋的肩上除了扛著春子24年份的黑歷史,尚背負了結衣對東京的憧憬。如果說小秋的夢想全然不為自己,那就過於矯情了。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即便小秋的偶像夢,從「等著結衣上京一起圓夢」,慢慢轉變為「為了實現與鈴鹿一起共演」,她的偶像夢也一直為結衣留了一處位置。因為如此,小秋才會在偶像事業漸上軌道之際,毅然決然的為了結衣的一通電話,拋棄努力經營的一切,返回北三陸。畢竟,小秋的原點是北三陸的「座敷列車」。看過了東京的演藝圈,小秋再度回到座敷列車,正是繞了一大圈之後,告訴結衣,這裡才是「追憶如潮」實現偶像夢的最佳地點。
比起被母親評為「既土又陰暗上進心協調性存在感個性光彩都沒有」,這兩巴掌的殺傷力更強。
小秋剛到東京時,每一位得知她母親也曾以偶像為目標,卻不幸慘遭滑鐵盧的人,總是拋下:「你母親把夢想託付給妳了啊」。此刻的小秋,只能換上一副微妙的表情。她心裡浮現的,莫約是春子聽到她嚷嚷想當偶像時,那副歇斯底里的狂態,以及臉頰上火辣的兩巴掌。但說妙也妙,沒有刻意為之,小秋在東京依舊深深地與春子的偶像夢緊緊的纏繞在一起。即使一度被春子的黑歷史狠狠的絆倒過,但那些經驗,的的確確在為春子圓滿遺憾:不只是圓偶像之憾,更是解開了春子、大卷和鈴鹿三人長年以來理不開的結。

當春子從小秋手中接過旁白的棒子,小秋才能毫無顧忌的回到北三陸,真正的為自己做想做的事。
原本很搞笑的舞步,在小秋逗狐狸玩耍時,卻特顯可愛。
除了劇情的細膩,以及人物的飽滿,《小海女》在歌曲上也有很出色的安排。最初不太習慣沒有主題曲的日劇,雖然能接受「透過純音樂,創作出每天都聽不膩」的風格,然而還是會希望有一首符合本劇印象的主題曲。但自從〈追憶如潮〉一曲出現在劇中後,我才發覺這樣的安排的確是好。


〈追憶如潮〉是貫穿全劇,最重要的一首曲子。這首歌原本僅止於春子的黑歷史,但在小秋為此歌著迷,並組成雙人團體「追憶如潮」,將之納為主題歌後,這首歌不知不覺間就聯繫起母女二人。尾聲時,鈴鹿肆意更動了歌詞,將「冥河之中的美人魚,朋友很少的美人魚」改為「三代前便在的美人魚,代代相傳的美人魚」,再搭上夏婆婆著急的站在碼頭上,尋找忠兵衛的身影,同時響起「你把我留在這兒,連再見也不曾說,連下次再會的約定也沒有。你說要去北方,可這裡已經是北方。我會冒著寒風,在碼頭等待你的。」〈追憶如潮〉又變成了夏婆婆,甚至是天野家的歌。一首如此重要的歌,自然不能讓主題歌搶去風頭。而此曲過於傷感的調性,又不適合作為開場主題曲,反而回頭襯托出純音樂的妙趣。


至於〈回故鄉吧〉這首歌,初次登場,只看到這首歌惡趣味與惡意的一面。雖然和GMT的團體本質符合,但叫一個剛組成不久的團體唱這首歌作為出道曲,彷彿就是透過歌名告誡團員:「沒有大紅的話,就等著回老家吃自己吧」。但藉由歌詞的巧妙編寫,小秋與種市學長的純戀,也一道被本歌網羅。當小秋對學長二度告白時,響起的歌聲,配上合到不行的歌詞
,相信每個觀眾都會認為本歌就是為了秋種戀而譜寫的。等到了震災篇後,本歌又再一次的昇華。想回北三陸的小秋,怎麼樣也開不了口。水口特別為小秋企劃與GMT合唱〈回故鄉吧〉,就是在背後推小秋,以歌代言,訴出小秋深藏心中已久的心事。水口此時的淚水,不光是為小秋終於能與GMT站在同一個舞台上高興而流,更是悲傷得體會到唱完這首歌之後,再也沒有什麼能將她束縛在東京了。
默默的坐到母親身邊,只希望想回北三陸的心情能被看穿的小秋。
《小海女》劇本最棒的一點,正在於同一個行為、同一句話、同一個動作,前前後後,各有不同的解讀,又不令人感到硬拗。
全劇最強名場面。和春子的回憶搭配起來,堪稱面紙殺手。
這真的是我所看過最棒的一部日劇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