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英國人的中國內戰──《太平天國之秋》



結論走在前面,如果滿分十分的話,我給《太平天國之秋》八點五分。
雖然這樣形容一本學術專著很奇怪,但我還是要說「這本書超好看DerLa!」




這本書之所以好看,主要有兩大特點。
第一,作者史蒂芬.普拉特在寫這本書時,繼承了其師史景遷寫論文的筆法,著重於「敘事」,將史料與論述揉合在一起,不生硬的排列材料,而是以流暢的敘述,將發生過的歷史揭示在讀者面前,彷彿在看一部歷史小說,但是背後卻有嚴謹的學術精神。

第二,史蒂芬在寫《太平天國之秋》時,挑了一個不同於傳統史觀的角度來論述。他不站在清朝統治者這一面描寫這一場「叛亂」,也不選擇太平天國這一側來宣揚「革命」,反而是側重在當時全球最強帝國──「英國」的角度,描述一個外國國家如何介入一個國家的內亂,以及其帶來的種種影響。

從史蒂芬的論述來看,他以為太平天國從壯大到毀滅,都與英國脫離不了干係。

英國以鴉片戰爭為手段,迫使清廷開放多個通商口岸。其中上海的開放,大幅的改變茶葉的出口路線。原本產於長江上游的茶葉想要出口給外國,必須千里迢迢的從長江上游運往廣州,這條貿易路線養活了中國南部廣大的平民。但是自從上海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大批茶葉只要順著長江,就能輕易的抵達港口。這個改變便宜了靠貿易維生的洋商,但是卻迫使靠著舊貿易路線吃飯的百姓失去飯碗。

這批餓著肚子的百姓成了太平天國壯大聲勢的溫床。

當太平天國壯大到足以與清廷南北相抗衡時,英國國內對於這個「組織」該如何認定,對於太平天國未來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影響。

太平天國晚期,美國本土也爆發了「南北戰爭」。與南北戰爭中英國立刻承認南方邦聯的中立態度不同,英國政府雖然對中國交戰的清軍、太平軍雙方宣稱中立,但一直都把太平軍視為叛亂團體,而非另一個具有合法角逐政權的交戰國。是以雖然太平天國在洪秀全的族弟「干王」洪仁玕的領導下,一直想方設法要拉攏包括英國在內的洋人,但都因為這些「偏見」的影響,完全無法實現。

相反地,對於洋人不甚友好的清廷,卻受到不少英國人明的暗的、直接的間接的支援。
如李鴻章的淮軍,就受惠於英國船隊的幫忙,直接從安徽的安慶快速的運兵到上海,威脅到太平軍在東方的據點。這也迫使太平軍為了救援,必須往東方調兵。而太平軍這次調動,正好給曾國荃進兵包圍南京開了一條坦途。

英國當然不是笨蛋,並非隨意選擇幫助清廷。對於他們來說,自是估算過幫助清廷重振聲勢,有助於繁榮他們的海外交易。但史蒂芬在其書中用大量的資料指出,英國的助清的判斷,基本上都是奠基於極少數有權勢的人的偏見。而這些人是「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通譯兼領事」巴夏禮、「駐中國海軍司令」何伯等人。

他們忘了英國在中國取得的一切貿易條件,都是英國以武力迫使清廷屈服而得來的,清廷自始至終對於洋人都是抱著不甚友好的態度。相反地,太平天國不斷表現出欲結交洋人的友善態度,在貿易上也抱持相對開放的心態。可是正是偏見的影響,讓他們以為太平軍只是一群酷愛殘殺的盜匪(但湘軍屠城的事蹟可不遑多讓)、以為太平天國治下的城市都是廢墟(但他們卻沒有注意到太平軍治下的寧波貿易情況相當正常)。

雖然太平天國無法成功取清廷而代之有其他歷史條件影響,但是從史蒂芬本書的觀點來看,英國自視中立,卻胡亂的插手中國內戰,也對太平天國的隕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史蒂芬在書中引了一段時人密迪樂的文章,在讀完全書之後,更令人不勝唏噓:
「密迪樂:『時而發生的王朝叛亂乃是確保該國人民福祉於不墜所不可或缺……在政治氣氛變得窒濁而壓迫之時,只有靠這些叛亂風暴,才能恢復政治的清明。』……他還說,干預失敗導致的傷害算是最小的;干預成功則遠為糟糕,其『必然的結果』將是『內部衰弱的政府;而內部衰弱的政府無異於懦弱的政府、邪惡的政府、失敗的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