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掛羊頭賣狗肉──《羅蘋大作戰》
老實說,我對於這一部作品有很大的意見。不是針對書的內容,而是書的標題。
亞森.羅蘋系列作理所當然是以亞森.羅蘋作為主角,但是這部《羅蘋大作戰》相當特別。根據好讀出版社的書後序可以知道,莫里斯.盧布朗在寫這部書的時候,根本沒有把它當作羅蘋系列作來經營,因此最初的版本裡羅蘋完全沒有現身。一直到後來應出版社的要求,才在書中的某個段落裡,增添一、兩頁羅蘋出場的橋段。
羅蘋出場的篇幅少我並沒有意見,畢竟根據本書的題材設定在一次世界大戰的初期,就羅蘋的年表來看,正好是《813之謎》羅蘋跳崖身亡、參加摩洛哥外籍軍團,再到《黃金三角》以佩雷納的身份重出江湖之間的空白。在紀錄上來看,羅蘋不在檯面上光明正大的出場也說得過去。好讀出版社明明知道這一點,卻捨棄原書名《L'Éclat d'obus(砲彈碎片)》,或是不像日本通行的譯名,使用在書中具有巨大象徵意義的《奧諾坎城之謎》,而偏偏採用南洋一郎「童書版」的譯名《羅蘋大作戰》。再看好讀出版社在封面上的介紹──「羅蘋將如何以一介法國戰士身份,與千千萬萬個羅蘋同為祖國奮戰」……
這不只是標題詐欺,也是宣傳詐欺。
當我在最後看主角長篇大論的揭發書中反派種種惡行,語氣、說話方式與表現都帶有羅蘋影子時,我還不切實際的幻想著「也許這名絕不可能是羅蘋的主角,在半途被羅蘋調包了」。但是全書閱畢,幻想破碎之後,讓我有一股深沈的失落感。我真的可以接受羅蘋只出現一兩場就謝幕離開,但沒辦法接受打著羅蘋旗號,卻與事實不符的書名。
撇開這點不談,《羅蘋大作戰》描寫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將一樁陰謀與法、德之間的戰役連繫起來,讓人閱讀起來相當過癮。只是不曉得是翻譯問題,或是莫里斯.盧布朗的功力就是如此,我一向覺得盧布朗在描繪大場景(諸如城堡的外觀、內部空間的設計等等)時,往往令我難以在腦海裡將影像具象化。而本書因為涉及戰爭,而主要之一的場景又在城堡裡,讓我在閱讀初期不容易構築一個屬於本書的想像空間,因此難以進入狀況。所幸故事的轉折、謎題的強度,以及與歷史的巧妙結合,將這個缺點掩蓋的很好。若能撇除書名問題,這部作品真的能堪稱傑作之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