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我的怪盜原點──《黃金三角》



每一件事都有一個起始、一個原點。對於我而言,《黃金三角》這本小說,是我認識深具魅力的怪盜亞森‧羅蘋的原點。



當我還是國小生時,一次意外的從資源回收的書堆中,撿出一本寫著《黃金三角》標題的黑色封皮書時,不知道為什麼,我就被這本書給吸引了,並且把它帶回家,細細的閱讀一番。從此以後,我就為這個風度翩翩、玩心濃厚的怪盜紳士徹底攫住。

《黃金三角》與《虎牙》、《棺材島》三部書一起被合稱為「佩雷納三部曲」。這三部小說的時間點都寫在《八一三之謎》以後,當亞森‧羅蘋「死於」跳崖自殺,並投身一戰期間的摩洛哥戰役,獲得輝煌功績之後,便以軍官「堂‧路易‧佩雷納」的身份現身在眾人面前。

除了《虎牙》以外,亞森‧羅蘋──佩雷納都不是故事中的主要核心人物,但不像《棺材島》中,佩雷納是收到了一封請益的信件之後,才介入一樁和他毫無干係的恐怖復仇計畫,佩雷納之所以介入「黃金三角事件」,除了昔日戰友的請託之外,更因為牽扯到法國在一戰期間的重要國際利益。

亞森‧羅蘋披著眾多的面具,但是除了擾亂社會秩序的俠盜的身份之外,他更是法國頭號的愛國國民。這部書再次把他這一面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當他淌進這樁牽扯價值三億的黃金事件時,或許有人對他的動機存疑,但最後他用行動證明,這筆資金是他要用來為法國拉攏義大利,讓法國在一戰期間能夠取得更有力的優勢。雖然他不像以往偷取各種寶物,只為了享受自成國王的愉悅感,但這樣的形象也令人著迷。

只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部推理小說,會認為這部小說使用的「詭計」相當粗糙。相信只要慣於接觸推理作品的現代讀者,八成以上在故事中段就能識破「敵人」的手腳。但對於當時還是孩子的我,或者對於1900年代早期的讀者來說,這樣的構思無疑是創新的。特別值得讚許的是「密室」的設計。現在的推理小說中的密室幾乎都有辦法破解,然而在本書中出現的密室,卻毫無死角,即使厲害如亞森‧羅蘋陷入其中也絕對無法逃脫。但他仍然(意料之中的)避開了,最後以極端戲劇化的方式出現在犯人面前,並且大大地戲弄他一番的情景,即使是重讀的今天,也依然令人激動不已。

這是我閱讀亞森‧羅蘋的原點,也是此系列中我最愛的一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