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突破羅蘋系列風格的《水晶瓶塞》



如果有人問及「亞森羅蘋的形象」這個問題,想必多數人都會這麼回答:
「從容、優雅、幽默、機智、安排周全、無所不能。」
只要羅蘋一出手,任何寶物總是手到擒來,所有謎題肯定迎刃而解。而且永遠掌握優勢,以最絕對的資源擺平一切談判,而且結果一向只對他有利。


但是,《水晶瓶塞》完全打破了這樣的羅蘋形象,它給予了羅蘋多次的失敗,而且都是不得不的失敗。因為羅蘋在本書中,遇見了狡猾程度幾乎高於羅蘋的對手──一位在政壇上叱吒風雲已久的卑鄙議員。

在《813之謎》中,羅蘋也曾被他的對手弄得昏頭轉向,但之所以如此,主因在於「敵暗我明」,羅蘋只能看見檯面上的艾爾特海姆男爵,卻摸不清殘忍的神秘人物為誰,因此處處吃鱉。但《水晶瓶塞》不同。羅蘋這次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對手正是多布雷克議員,而且兩人也很早就開始交手,卻一再的失利。不僅數度被羞辱,甚至在營救出多布雷克時,還因為一時大意,險些就死在多布雷克的手裡。雖然就故事的時間點來說,羅蘋此時正如書中所說「還沒來到他事業的巔峰,也就是還沒晉升為警察總局局長」──即成為《813之謎》的勒諾曼,但是也早已是個享譽已久的怪盜,這次會栽得如此悽慘,想必是前所未料。

雖然這樣的羅蘋似乎有些落魄得慘不忍睹,但是作為一個在系列作中擁有生命的角色來說,這樣的經歷才能賦予它發展的能量。於是我們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交手經驗,豐富了羅蘋的應對手段,也因此才有了那位所向無敵的優雅紳士。這麼看來,《水晶瓶塞》中的種種滑鐵盧行徑都是幫助羅蘋成長的手段。更何況書末羅蘋仍是勝者呢。

除此之外,這部作品的主題也不再是竊、尋寶藏,或是附會歷史上的一個謎題,而是回歸到盜賊的原點:營救偷竊失風的部下。因為羅蘋的盛名而受到牽連的同夥,在倉促的審判下就要被推上斷頭台,而羅蘋要勝利,就必須在行刑之前救出自己的部下。擊潰敵手多布雷克並非羅蘋真正的勝利,只是營救行動中的一環。書中透過被捕部下的母親時時的提醒時限,讓讀者一邊閱讀也一邊被時限催逼,而不得不一頁一頁的儘速翻開下一頁,實在得稱讚作者莫里斯‧盧布朗的功力。

如果依照好讀出版社出版的順序來說,《水晶瓶塞》可以說是我截至為止最喜歡的一部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